返回
首页

西红柿小说移动版

m.fqxsw.org

277、延绥大捷(建极十五年,1472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在一片热闹中迎来了建极十五年,今年接受朝贺的亲王里少了淮王,这也意味着亲王级别降到了18人。

只是不管是朝臣,还是汪舜华,心情都不能说坦然。

毕竟皇帝明年就二十周岁了。

既不大婚,也不亲政,实在说不过去;今年是会试之年,估计举子们会拿这个做文章。

但现在确实还不是交权的时候。

正月里,得到虏寇入大同西路的消息,虽然被击溃,但汪舜华显然不满意;让王越等加紧操练,伺机杀敌。

年还没过完,沈王府平遥王幼土量薨,享年42,追谥惠恭。他是僖靖王的嫡长子,正统十二年袭封,不过无子,除国。

接着得到刘永诚的讣告。他于二月十七日逝世,享年八十二岁。平定夺门之乱后,他仍然在京营指挥操练。养子刘聚等到地方平乱有功,先后进职。永诚以盈满为惧,于是屡次上疏请辞,未获准许。朝廷接连收拾孔家张家后,他又上疏将累朝赏赐的产业、俸禄、侍从等全部上交,汪舜华这才允许他辞官,同时又赏赐了宅邸和大量珍宝。

如今永诚去世,不用刘聚开口,汪舜华不顾阁臣反对,追谥“忠肃”,配享宣宗庭庙,赐祠额“褒功”。

永康长公主主持了今年的亲蚕仪式。

今年又是京察年,吏部忙得团团转;不久得到致仕南京吏部尚书魏骥去世的消息,享年九十八,谥文靖。

汪舜华很是感叹——真是人瑞啊!

这一想,有件事就该提出来了——退休制度。明朝没有强制退休制度,官员以何官称致仕,致仕后的是否给俸禄等待遇,与皇帝的恩宠程度有关。比如王翱、胡濙等人,年过八十还担任尚书;韩雍得罪了人,三十多岁就让他回乡。此外,一遇到天灾人祸,言官就要上书弹劾重臣,重臣也要上书自求致仕,搞得汪舜华不胜其烦。

现在援引《尚书》“大夫七十而致仕”规定,规定五品以上的大夫七十岁、以下的六十五岁退休;当然到集贤院的就不算。以后不要动不动就请致仕,年龄到了该退休的时候会让你退休,当然如果犯了错,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诫勉、警告、调职、降职、免职,这是问责,然后再说问罪,那就是大理寺的事情,不是说退休就能万事大吉。

——致仕以前,是要进行经济审计,中央各部官员和各省三司衙门主要领导交督察院,地方官员由各省提刑按察使司审核,然后由吏部给出初步意见,交太后皇帝裁决。优等支原级别年俸支二分之一,合格者支五分之一,不合格的就自己回家种地养自己。其中优等不超过总人数10%。——督察院和吏部都不想得罪人,没关系,犯了什么错、受到什么处理一定不合格先亮出来。这时候就不算兼职了,以最高的品级计算。——你们不是很闲吗?那我就给你们找点事做!

不用说,这笔财政支出不算小。但是群臣都很高兴,太后真的是爱才惜才,连这也考虑到了。

鲁王府安丘王泰土宁薨,年六十二,谥靖恭,他是鲁靖王庶四子,嫡长子阳鐆五年前去世,不过嫡长孙当澻已经十八岁,早已通过了考封。这孩子是宗室中有名的孝子,父亲死后朝夕号泣,三日水浆不入口;而后母妃患病,祝天欲以身代母。母亲去世,亲自扶柩徒行六十余里,上表愿以麻衣终身在山庐墓。当然被朝廷拒绝,但坚持三年不钦酒茹荤。汪舜华觉得就算是作戏,也堪为表率了;转头对襄王说:“这等孝子,正该表彰。”

今年的会试,吴宽第一,但真正值得高兴的是,官军在延绥取得了重大胜利!

今年二月,鞑靼从海东山等地入明境剽掠,王越率部出大同,于黑石崖追败鞑靼,生擒二十人,斩首一百八十三级人,获马七百二十九匹,器械六千二百余件。

汪舜华自然高兴,下旨褒奖。

六月,鞑靼入寇平凉巩昌临洮等处,历史上杀虏人畜三十六万余,这回自然不是如此。余子俊在延绥修筑边墙已成,鞑靼无法进入河套,城楼上明朝大炮铺天盖地的喷射下来,而后王越率领援兵杀来,一时溃不成军,留下一千多具遗骸狼狈而去。

鞑靼还不甘休,转进西边,进犯贺兰山。这也是多年来双方一直较量的焦点。王越分三路进兵,直捣贺兰山:延绥参将领兵二千出南路;宁夏参将领兵二千出中路;王越自领三千人马,居中总制,另命北、南二哨分别于花果园、蒲草沟击败鞑靼军,斩首八十级。二哨合兵追击至大把都,鞑靼军分为三部突击,试图冲散明军。明军下马以枪铳回击,鞑靼军稍稍退却,明军乘势急击,斩首五十级。日晡时分,北哨收兵返回,并在路旁设伏,鞑靼军来袭,遭遇伏兵,被迫撤退。南哨率军拦截鞑靼军退路,又追斩首三十级。其后再追至柳沟,斩首十级,鞑靼军向西败逃,官兵才回到宁夏城。

此前红盐池之战以后,明朝对套内残余的鞑靼势力进行了清剿,此战以后,河套平原虽然还是无法实现“夜不闭户”,但“路无盗贼”已经不是空谈。

此番大捷的最大功臣王越获得了赐田和赐金的奖励,同时俸禄也涨了;而其他将佐也得到了相应的晋升,其中包括襄陵王的庶长子范址,今年四十三岁。他在建极六年从军,先在禁军当差,后来参加辽东之战,因功升参将,考虑到他家在平凉,因此调到甘肃协助守备——按照祖制,镇国将军俸禄千石,相当于一品,但如果宗室都这样入仕,没多久军中就真的成了朱家的世界了。

因此约定,镇国将军从军,同正四品,辅国将军同从四品;以下将军中尉递减,皆支双俸。宗室部分由宗人府发放,军中部分由军队发放。

当时朝臣坚决反对任用范址,担心养虎遗患;汪舜华倒觉得既然有诺在先,就必须要兑现承诺,否则以后何以取信于人?现在边将本身权力有限,何况他父亲襄陵王入京居住,不怕他作妖。

此次进正二品万全都指挥使,襄陵王自然是喜不自胜,宗室们也纷纷称羡。

建极八年,蜀和王的庶四子友贡,也就是历史上的石泉荣穆王,中四川乡试,次年殿试三甲,授了广西县令,后来又调到江西,今年回到北京担任礼科给事中,官位不高,和普通进士一样的待遇,但很让宗室们感动,因为朝臣们要求宗室只能到南京任职,或者担任一些冷衙门的职务,这还是汪舜华争取来的:“都是天子手足,即便不能破格提拔,也不用百般防范。”

大家倒是真相信汪太后求贤如渴了。

三月十五日举行殿试,吴宽又夺得了第一,正式成为继黄观、商辂之后连中三元第三人。当然读卷的商辂有点不爽,但已经当上了建极殿大学士,况且女婿刚刚获得大捷,他心里高兴,也就不计较了。

于是就这样定了。

吴宽字原博,号匏庵、玉亭主,直隶长州人,年三十八。成、弘间,以文章德行负天下之望三十年。

榜眼刘震,字道亨,江西安福人,年四十。才学横溢,文思敏捷,下笔立就,不袭陈言。彭时本来准备推荐他做状元,李秉笑道:“彭阁老,你们江西真是出状元,这下又出了一个。”彭时一惊,他是江西人,此前罗伦、张升连续两届状元都是江西人,士林早有议论;于是转而极力推荐吴宽。商辂正在庆幸,看彭时画风突变,脑子一懵,喉咙就堵住了。

探花唐英,字士英,后复名李仁杰,年四十,福建莆田人。

可惜杨廷和没有继续传奇,名落孙山;汪舜华倒是没什么感觉,十三岁的孩子,做官还是太早了,揠苗助长,没有必要;但毕竟人才难得,让他去了翰林院。她倒是看过网上关于杨廷和是杀害武宗幕后黑手的揣测,觉得比于谦是土木之变幕后操控者靠谱不到哪去。

毕竟是神童,大家对他都很爱护。

最年少的进士就是杨一清,才十八岁;汪舜华自然听说过他的事迹——太有名了,因此特意交代选了庶吉士,不用和上辈子一样在中书舍人的任上很久。

杨廷和字介夫,号石斋,成都府新都人。

杨廷和是明朝有名的大帅哥,杨一清的相貌也很有名——有名的丑。

杨一清字应宁,号邃庵,镇江府丹徒人。杨一清不仅貌丑,而且丑的非常有特色。正史盖章:隐宫,貌寺人,无子,就是说有太监的可能。

潘安和左思站在一起,那视觉冲击力,还是很明显的。

不过杨一清名气太大,汪舜华倒是没有以貌取人的意思,夸了几句少年有为,让他再接再厉,就转过头去说别的事了。

今年三甲进士中,还有蜀和王的庶六子友墂,历史上的庆符恭僖王。兄弟同登科甲,即便是书香门第也是难得的荣耀,何况宗室?因此,大家恭喜的时候多了几分真心,瑞王还开祠祭祖,向列祖列宗禀告这个好消息。

朝鲜行省此次产生了10位进士,不少,也不算多,看来彻底融入中原,还有一段距离。

《朝鲜志》的编撰正在抓紧进行。朝鲜王室成员被带到北京,经过李瑈李晄父子两轮屠杀,后面两班文武作乱,自然也要找王室成员出头,至少拉个旗帜,又被沐琮轮了一回,如今剩下的都是支脉很远的旁支,实在牵扯不到;当然人数也不少。留了几个才学不错、名声不错的,给了个史馆待诏的身份留在北京,余下的就只有自食其力。

很多朝鲜的书籍被带回了北京,一些名家的诗文集被公开刊刻发行,其中生六臣之首金时习的诗文受到士大夫的肯定。他的小说集《金鳌新话》中几个故事则被改编成戏曲,在民间广为流传。

金时习字在李瑈篡位后,焚毁书籍,撕碎儒服,削发为僧,四处云游,并开始文学创作。他的小说都是以才子佳人为题材,篇篇不离鬼怪神异之事,甚至每篇小说都可以找到原型,当然也加入了不少地方特色。

老百姓乐呵呵的看故事,官方史料则交给翰林院作为参考。

但就是这些没有公开刊刻的史料,在朝堂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朝鲜受中原王朝影响很深,来往又很频繁,所以有样学样;但曾经是独立的王国,所以关上门来没有太多的忌讳。

和唐太宗无关,编排他老人家是明清易代之后的事,现在朝鲜人还没这样的勇气。

是有关明宣宗。

朝鲜王朝已经灭了,汪舜华急着盖棺定论,所以马上下令编纂地方通史。

这也容易,朝鲜和明朝一样,有实录。

翰林院和朝鲜史馆的学者们其实也没当回事,面子工程嘛,过得去就行。

只是当他们翻开实录后,笑容凝固了。

朝鲜和明朝往来使者来来去去就那些人,所以交往的时候就没那么多拘束,当然朝鲜使者可能也比较八卦,听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消息,于是写进了官方史书。

诸如太宗打算纳朝鲜公主为妃之类的边角料没啥,反正当年后宫里有的是朝鲜女人;说你们那里女人装疯卖傻不愿意入宫也没啥,反正前些年宫里真不算好地方,咱们这也抢着嫁女儿;不愿意让大明公主做世子妃也没啥——这个可能想得有点多,皇帝是不会让公主和亲的,丢不起这个脸;编造太宗凌迟三千宫女的事情已经很让文官们生气了——妈的这么大的事我们怎么不知道。

世祖实录尤为精彩:宣德六年十二月癸巳,朝廷遣太监尹凤出使朝鲜,公事办完就设宴款待,席间聊起了皇帝。尹凤吐槽:“帝好游戏,一旬不谒皇太后。且后宫争姤,宫人所出,潜相杀之。”

十天都不去见老妈没啥,后面一句太惊悚了,简直就是所有宫斗剧的注解。

汪舜华也吓了一跳:“还有这种事?”

后宫争宠,以至于互相残杀,这不是王朝末世,而是堪称治世的宣德年间。

巧合的是,宣德年间诞育龙种的,除了胡皇后,只有孙贵妃,并且存疑;此外,就是宫外的吴氏。

宣宗皇帝的嫔妃并不少,仅为他殉葬的,就有十人。

这么多女人,这么多年都没能生下一男半女,到底是天意,还是人力?

问题来了,宣德六年,胡皇后早已被废,又是谁该为这段历史负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本站推荐

新时代导师第九特区漫威里的德鲁伊最强狂婿不世奇才女神的超级赘婿太丘之上神魂至尊神级龙卫透视之眼

相邻小说

侏罗纪求生:我能百倍增幅全球降临:天空岛求生全球降临:浮空岛无限战争穿越女主角英灵小太后,乖乖让朕爱!小萱太后我的火种战舰必须活下去的理由民间憋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