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西红柿小说移动版

m.fqxsw.org

背黑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出了这排屋,拐弯就奔了前一排,在靠近中间的一间屋门前停住脚。老胡接过京儿手中的一小袋子杏果,扯着木琴敲门进了屋子。

这是个单间屋子,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一排书橱,外带盆架衣架等生活必备用品。桌子上也是堆满了文件等纸张。杜正伏案埋头写着什么?鼻梁上还架着一付眼镜,这是在北山公社从未见到过的装备。

杜依旧和蔼宽厚。见到木琴,他就老远地伸出手,说原来是我们的女强人哦,还真是送来了惊喜呢。来我这儿谈工作的,全是清一色的大老爷们。要不是小胡打来电话,我都忘了世上白天里竟还有女同志呐。

老胡说,老领导,你可猜错哩,今儿送来的惊喜你想都想不到呢。说着,就把袋子里的杏果倒在办公桌上。

杜立时瞪大了眼睛。他摸起一颗就往嘴里嚼,品咂了一下,说道,这么好吃的杏果,是杏花村里产的么,好像味道儿更好了。老胡快嘴快舌地把杏花村如何搞管理的事简明扼要地讲了一遍,请他帮忙捅鼓销售的路子。杜边吃边听,还叫木琴把集中管理的前后细节讲述了一遍。末了,他说,这是个新的尝试呀。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群众的生产收入提高了,但集体观念却淡薄了,各自为战的局面正愈演愈烈。常言道,单丝不成线,冲击市场的力量却是大不如从前哩。我看,杏花村在这方面闯出了一条路径,值得推广。

老胡追问道,你也别逮谁人就作报告哦。这杏果多了没销路,不等于白费力气了么。

杜“呵呵”笑了起来。他说,我说话都快成职业病哩,想改也改不了。他摸起桌子上的电话,叫接线员要通了县联社,说一会儿有杏花村的支部去那儿联系工作,叫他们认真接待一下,并把商量的结果再电话上报给他。

老胡直赞杜工作作风扎实,雷厉风行,说官是越当越大了,可工作架路一点儿未变呢?革命本色不改呀。说得杜开怀大笑。

木琴见人家工作繁忙,不便久坐,就起身告辞。她带着京儿们去找县联社。

县联社与县委大院都在一条大街上,相隔有几百米的样子。找到了办公室,一位年轻人接待了他们,还给每人倒了一杯热水。年轻人说,联社的主任们和供销科的人都下基层了,刚才用电话联系了一下,得下午才能回来。他让木琴下午再来联系,要是中午没地儿吃饭,就在单位食堂里吃。木琴连忙摆手道谢,说我们就下午再来吧!好容易来一趟县城的,孩娃儿们也没有见过多大的世面,就顺便到街面上遛遛。

县城的大街只有一条主干道,宽阔敞亮,笔直平坦。扯南直北地贯穿整个县城,将城区一分为二。其他的街面都为东西走向,搭接在主干道上,狭窄弯曲,凸凹不平,便不能称为大街,只能算是街巷了。巷子里多为农家住户,本就狭窄的巷面两旁还堆放着一堆一摞的秸秆等物,是生火做饭的燃料。只有主大街上还有些看点,各种各样的门头店铺排列两边。剃头的、照相的、打铁的、卖小吃的等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街面上最宽敞的地方当属电影院,是个二层楼的高屋,门面上悬挂着花里胡哨的影片预告宣传牌子。门前一个大广场,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几个人就坐在这个广场上休息了一阵子,并四处打量着热闹的街面,也算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了。京儿仨人虽然上次为打姚金方来过县城,当时是匆匆地来,又慌慌地走,没来得及细看县城。木琴虽然路过了几次,但都没有心思观看县城的细致模样。因而,几个人算是头一次认识了这个被村人说成大地方的小城。

曾经有个流传很广的真实段子,说是有爷俩儿头一次到镇子上办事。一到了镇子街面上,就见很多人走来晃去,热闹非常。娃崽儿立时扯着爹的衣襟喊道,爹,爹,快看,咱到县城哩。当老子的怕娃崽儿说出的话让人听到笑话,就赶紧捂住娃崽儿的小嘴巴,呵斥道,傻娃儿,不懂就别瞎讲,这哪是县城哦,这是北京城呢。由此可见,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县城是何等地令人向往,又是何等地遥不可及。今天,身处城里,木琴赏看了一阵后,便渐渐索然无味了。与自己的出生地南京城比起来,小城简直就不算是城,充其量也仅是自家那里的一条普通街巷。甚至,连最普通的街巷也不如。洋行京儿们却看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地咂着舌头赞道,看看人家县城,大地方就是大地方,与咱那儿的镇子一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了天边去嘞。洋行还说,等啥时咱也住到这里来,不美得晕乎了才怪呢。人民就讥笑他道,想啥儿呢?是想白日做梦娶媳妇吧。木琴就暗笑,孩娃们整日窝屈在山旮旯里,能见过几重天几重景哦,是应该放手让他们经常出来闯荡闯荡了。

中午,在一家小吃铺里吃了中午饭,几人又在街面上溜达了一阵子。估计到了上班的时辰,木琴又领着仨人赶到了县联社。坐在办公室里等了一个多小时,下基层出差的人才回来。就有一个自称是供销科科长的人接待了他们。

木琴把村里的杏林面积、管理情况及今年的产量作了简要介绍,请求领导帮忙联系销路。她还把带来的杏果拿出来,叫他品尝。

科长吃着杏,连声称赞杏果的质量好。但一听这么大的产量,顿时为难地挠挠头皮道,杜亲自过问的事,我们能不上心地办理嘛。就是这量太大咧。合着全县的供销社门头,也吃不下这样多的杏呀。我们只能吃下几千斤,撑破了肚皮也就是一万多斤吧。剩余的那些,你还得到别处打探去。

木琴发愁了,原想着找到县里即可解决所有销路问题,但实际情况与自己想象的相差太远。几个人正发愁呐,办公室里的那个年轻人跑过来,对木琴说,你们可算是没走呢?要是走了,让我到哪儿去寻呀。他说,杜刚来过电话,叫木琴抓紧到他那儿去,立即就去,千万别耽搁。

木琴不知出了啥岔子,立时带着京儿们奔回了县委大院,直闯杜办公室。杜也在着急地等着木琴一行人的到来。见到木琴,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好运来了呢。他说,县委杨听他顺便一说,竟认了真,叫他通知木琴到杨那儿详细汇报杏林管理的事。杜主任提醒木琴道,我估计,县联社也一口吞不下你那里的杏果。趁这个机会,把销路问题提出来,让他帮着解决,估计问题不大。

木琴拎着一小袋杏果,随着杜到了另一排房屋,走进了中间的屋子。

这是个两间屋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屋里的桌椅崭新铮亮。一排长长的书橱遮掩了一面墙体,四下里摆放着一圈沙发,显得气派庄重,比杜的办公室强了何止十倍。

杨显得还是那么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甚至比几年前更干练精神。木琴与他接触过,虽不陌生,但也拘谨得很,不像在杜面前那么放松自在。杨笑呵呵地上前跟她握手,还说道,欢迎你常来上访反映问题哦,说得仨人都乐了。杨叫木琴再把杏林管理的事详细说了一遍,自己则一言不发,只是把她的话认真地记到笔记本上。末了,木琴不失时机地提出,现今儿杏果的销路不顺,正愁着怎样疏通路径呐。

杨合上笔记本,沉思了半晌儿,对杜道,我基本同意你的看法。杏花村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隐忧和后劲不足的问题。随着市场领域的日益拓展和完善,这些隐忧和不足就要渐渐浮出水面,并在一个时期一定范围内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缺乏了集团式的规模经营理念,冲击市场的力量不足,就会被别人左右挟制着,早晚要被动吃亏呀。我看,你要组织人手,立即在全县范围内,不,要跨出县域市场,扩大到较发达的地方,搞一次认真地调查研究,拿出我县今后五年甚至十年的经济发展规划来。

杜连连称是,说我这就着手办理。又道,木琴他们在销售上遇到了难题,想请你给参谋参谋。这次也算是一次正当上访吧。你看看,咋儿给解决呀。

杨拍着大脑门儿笑道,是呀,是呀,人家都访到的家门口上了。不给想法解决喽,让人家回去说,都是吃人饭说人话不办人事的草包饭桶,咱俩下台的日子也就到了呢。他又对木琴道,我给你联系几个市里的商场和市场,那儿的几个头头跟我都是老交情了,估计会给我这个面子的。往后,你们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把眼光放长远些。把步子迈出去,到全省全国去闯市场。别只知埋头干活,不知抬头看路呀。那样,就会走岔路撞墙角碰钉子的。

这句话,给了木琴很大地触动。她细细琢磨着杨的话,觉得话里有很多需要自己思索的东西。

按照杨提供的线索,木琴几个人当天下午就坐上了最后一班开往市里的客车。把京儿几个崽子乐得直蹦高儿,说,这回咱可见了景儿哩。要是市里也吃不下咱村的杏,咱就去省城哦。就是去北京也成,跑得越远越好呢。

到了市里,天色已经暗下来。木琴跑到车站调度室,拿出杏叫人家吃,央求人家帮忙打个电话,找人来接站。见有这么好的杏果,调度室的人很痛快地答应了。他还按照秦技术员临走时留下的电话号码,帮着把电话打通了。秦技术员就要下班了,接到木琴的电话后,自是高兴万分。他说,你就在车站里,哪儿也别去,我这就去接你们。洋行深有感触地道,还是有电话好哦,找人联系事多方便。赶啥时,咱村通上了电话,我第一个报名呢。人民回道,又在做梦娶媳妇了呢。

秦技术员是坐公交车赶来的,远远看见木琴几个人就扬手打招呼。木琴亲热地说道,你管理的杏熟了,来给你送杏吃呢。秦技术员嘴里应道,好哩,好哩,就伸手拍拍洋行的头,摸摸京儿的脸,又问人民还喜欢哭鼻子吧。他与几个娃崽儿朝夕相处了一个多月,农家孩子的质朴诚实,让他们结下了很深的感情。他喜欢他们,就如同喜欢自家的娃崽儿一样,甚至也把他们当作了自家娃崽儿来看顾。秦技术员领着一行人上了一辆公交车。一路上五光十色的街景让京儿们眼花缭乱。他们一惊一乍地指点贪看,引得车里的人都看他们,当稀罕景儿瞧。

径直来到一处招待所,早有秦技术员女人和两个孩子等候在那里。木琴一见到秦技术员女人,立时就被她本身固有的天然气质震住了。人本身长得未必多漂亮,但言行举止间流露出来的个人修养,让人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距离感,心生敬重,却又不敢贸然接近。木琴心下就暗笑,村里的那些长舌妇们,怎么会把满月与秦技术员挂链到一起了呢。人家守着这么高雅的女人,还会把满月放到眼里么,真是井底的蛙儿能见到多大的天呀。

晚上,秦技术员一家人在招待所的饭厅里设宴招待了木琴一行,还上了一瓶白酒和几瓶啤酒。京儿和人民不敢碰白酒,嫌辣嗓子,就喝了几口啤酒。人民边喝边道,这酒有股子竹叶青子味儿,一点儿也不好喝。秦技术员笑道,等喝习惯了,你会见天儿想着喝呢。现今儿,城里的人上桌就要啤酒,一个人不喝上个三瓶五瓶的是不算完呢。

席间,木琴把他走后村里的杏林管理情况细细地讲了一遍,又把到县里跑销路和这次来市里的目的统统说给秦技术员听。秦技术员道,你们那个杨和杜都是有经济脑瓜儿的人,看问题准,也看得长远,有魄力。这杏林管理再跟上去,明年的产量一定会大增的。指靠着市里县里的这点儿市场,恐怕容不下呢。就应该到外面去闯市场,走出一步天地宽呀。

第二天,秦技术员带着木琴等人,按照杨提供的几个单位和商店,一一上门联系,一切都很顺利。因为杨提前都给打过电话,也都在电话里同意了的,不过就是在价格、时间和购进的数量上进行细节协商。基本上能把村里的杏果吃净。剩余一星半点儿的,除了自家吃,亲朋好友的再送送,也就所剩无几了。

联系完销路,木琴感到一身轻松。几个崽子也不想立即回去,说好不容易来趟大城市,咋儿也得逛逛,不的话,得后悔三辈子呢。木琴就跟秦技术员讲了,想叫他家的孩子带几个未见过世面的娃崽儿出去逛逛,见见世面。秦技术员爽快地答应了。

趁这个空闲儿,木琴专门去了趟市医院,送杏给姚大夫尝尝。姚大夫非常高兴,说有好几年都没吃过杏花村的杏果哩。木琴说,从今儿起,我每年都来给你送杏吃,就怕你会吃腻烦了呢。姚大夫笑道,不会哩,不会哩,这是家乡的杏哦,永远也吃不腻呀。

俩人自然而然地就提到了叶儿的婚姻。姚大夫说,叶儿是个难找的好女娃儿,我从心眼儿里喜欢呢。就是家庭不顺,我也见天儿替她焦心。我正做工作呢?看来难度大呀。要不是前些阵子村人到医院里闹,还好做些。这一闹,把事情闹翻哩。金方铁了心地要离婚,我的话听不进呀。

木琴道,是几个小崽子背着大人私自去闹的,谁也不知道。等知道时,已经过了好几天了。为这事,酸杏叔把带头的人民打得够戗,躺在家里几天都出不了门。可是?打归打,事已犯下了,再怎样懊悔也无济于事了。

姚大夫连连拍打着脑门儿道,我错怪亲家哩,金方也错怪哩,还都以为是亲家出的主意呢。谁知,让他背上了黑锅,冤枉他哩。看来,叶儿的婚姻要不保嘞,我也无能无力了。你回去给亲家捎个话,让他心里好有个数哦。

这一席话,弄得俩人心情都很沉重,一时不知再说些啥儿好。姚大夫要挂电话给家里,让老伴儿做饭招待木琴,叫木琴硬是给拦下了。木琴没敢说人民等人也来了,只是说,还有几个同来的人在大街上逛景呐,估计现在也逛得差不多了,还得赶紧搭车赶回村子,筹备卖杏的事呢。边解释着边起身告辞,姚大夫一直把她送到医院大门口才止步。

杏果已经大面积地熟了。一树树果实累累,金黄灿灿,伫立在山坡沟塘院落间,静静地等待着主人前来采摘。

越是这样的时候,茂林越觉出肩上担子之沉重,责任之重大。他衣不解带地穿梭在村里村外,吆吆喝喝地指挥着手下的护青队员,日夜加紧看护杏林,怕有人再向到手的果子下黑手。雪娥讥笑他家懒外勤,说自家的果子没长好,自己不着急,反倒对外人的果子上了心,是不是脑壳儿灌进了浑水,发癔症呐。茂林不屑地回道,女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现今儿是啥形势,还敢像当初那么娃崽儿气么。不跟着木琴拼命干,就等着孤家寡人一个儿让人家来收拾吧。

振富也是四处扑棱着借磅秤,找麻袋。他抱怨道,原先大集体的时候,村队里的麻袋扔得到处都是。现今儿急用了,却又一个也找不见,都叫哪家的贪心贼给捂下嘞。要是再找不够数目,就得挨家挨户地搜,看看谁家丢人现眼呐。

村人们更是欣喜异常,见天儿守护着自家的杏林,盘算着怎样先把自家的杏果卖掉才好。这都是木琴的县城、市里之行带来的结果。

木琴回到村里后,第二天就召开了村民大会。到场的人数之多,气氛之友好祥和,是杏花村历年来少有的。甚至,连走路都不太稳便的老头儿老嬷嬷也怀着兴奋的心情到了场。参加管理的人家自是心情好,脸上洋溢着自得的神情。未参加管理的人家,则心情忐忑,不知大队会不会把他们都撇到一旁不管了。

木琴把村班子连夜研究出的卖杏方案讲了,就是不管参加管理还是未参加管理的人家,只要相信大队集体,都可以自愿参与大队统一组织的卖杏活动。因为是集体组织出售,就像大集体时那样,各家各户自己采摘自家的果子,统一交到大队,由振富负责过秤记账。等果子全部卖完收回钱款后,扣除车辆人员的费用,再折算果子的价格,按斤两集中兑付各家的杏款。参加管理的人家,还要扣除管理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各种人员报酬和合理开支。

这样的安排,自然是得到了众人的一致拥护。未参加管理的人家喜出望外,觉得大队没有把不听话的人当外人看。虽然也有参加管理的人家有点儿小意见,说那些不搞集中管理的人,大队就不应该管他们,净知道捡便宜。闹事的是他们,别人有了好处,却也没有忘了他们,大队也太心慈了。说归说,粗算起来,还是参加了管理的人家收的果子多,收入也肯定会高,大的好处还是没有跑到那些人家里。这样想来,也就不再计较了。

木琴又跑到公社,直接找到沈,把村里杏果的收成和到县城、市里跑销路的事详细汇报了,请求公社出面帮着联系拉运果子的车辆。沈大力支持,说杜也跟我通过电话的,这样的好事要是不管,还要公社干啥儿,都回家扛锄种地去算了。说罢,一个电话就把拖拉机站的头儿叫了来。还是当年那个跟杨贤德耍滑头要背妇女干部去县城开会的站长,姓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本站推荐

不世奇才新时代导师女神的超级赘婿修罗武神大清隐龙神魂至尊第一战神第九特区带着满级帐号闯异界太丘之上

相邻小说

婚久见人心婚久不言爱海贼世界的神枪手我真是正经枪械师凶猛领主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一品宰辅九千岁王妃总想要爬墙全球迷雾:开局一个小分身神断县令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