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西红柿小说移动版

m.fqxsw.org

054章 梅花易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回到家,刘丹投入到八音盒的制造中,还有佛经也要抄录出来,趁着现在春节时间充足。除了佛经,还有《梅花易数》、《西游记》、《红楼梦》,加上小孩子看的童话故事。现在给小孩子看的书太少,都是些古板的东西,后世还搞出《二十四孝》这些极端的东西,对于小孩的成长没有好处。刘丹把《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印出来,也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至于《三国演义》就暂时不能出版,因为三国刚过去不久,那些人的子孙还在,特别是司马家正在坐天下,现在搞出来等于和司马家翻脸。

《梅花易数》是中国古代占卜法之一,相传为宋代易学家邵雍所著,梅花易数起源于汉易,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相传邵雍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不爽。

中国古代的古代哲学在西方的眼里叫做“东方神秘主义”。因为它不是经验的,而是在一种超自然状态下对于宇宙和人生的体悟,道家、佛家和儒家的周易,都是如此。

美国有两句话:美国的智慧装在中国人的脑袋里,美国的财富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这两个民族都是最古老的民族,而且传承一直没有断。美国人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这么聪明。其实很简单,因为震旦文明基因里最主要是释道儒三家,这三家都讲了形而上的出世间法东西,探讨的是宇宙人生的奥秘,在宏观和微观把握世界宇宙的真理,寻找的是出离天地束缚的方法。

这些学问比西方那些粗糙的哲学强大太多。震旦古代哲学和西方最大的不同是,西方的古代哲学都是经验的,假设的,通过眼睛观察得出的结论,所以是表象的、片面的、错误的。由这个哲学指导下的现代西方实证主义科学观也是片面的,永远也触及不到世界的真实。

东土的古代哲学家都是实证的,释迦佛,老子,包括《易经》的祖宗伏羲氏,都是在修炼的极高层次,在定境中证悟的。他们把自己证悟的东西说出来,教导人们如何修行,这就形成了现在的大藏经,道藏,儒藏。历代知识精英对释道儒三家的学习传承,都成为八识心田的种子,深深地沉淀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也成为东土文明的基因,成为震旦民族的宝贵财富。

这些经藏太精深,非常难懂。比现代所谓的天体物理,量子物理高明了百倍不止,这是无字天书。你想想,对于这么高深的学问你都能理解,那现代的这些高能物理,高等数学对你来说不是很简单的吗?

东土这里,出世间法有佛经、道藏、易经,世间法有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所以古代的知识精英是非常豁达的,进退自如,游刃有余。进则孔孟,退则老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进则齐家治国平天下,退则顺天齐物逍遥游。这些丰富的文化财富够我们几十代人受用了。

即使是西方的宗教,也是搞出一个人格化的神来,包括中东的星月教,他们让你们不用思考,按照神说的话去做就行。佛家、道家、周易就不是这样,佛家不是叫你做佛的奴仆,羊羔,而是让你成祖做佛,自己做自己的主人。道家也是这样啊,让你悟道,脱离天地束缚逍遥游。

有人问:佛菩萨不是让人顶礼膜拜吗?那不是做奴才吗?这是误解,让你五体投地是让你放下自我,放下你的傲慢。六祖大师说过:“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我们的执着自我太强烈了,慢心高举犹如幢之高耸。

幢是指高挂的旗帜。第七识意根就是我执,执着有一个“我”存在,有我就有我爱、我恨、我执,于是有了好坏,对错,是非,善恶,于是有了贪婪,嗔恨,痴迷,于是有了舍弃,爱慕,追逐,于是有了善业恶业,有了善报恶报,于是随业轮回流浪生死。没有了“我”这一切都没有了依祜,这样才能度一切苦厄。我们迷失了自己的本心,让我们本来圆满的生命割裂开来,本来圆融无二的生命一分为二变得对立。因为我们的本性没有泯灭,不动不摇不增不减,于是我们仰望天空,追逐远方,寻找心的家园。

周易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思维方法,叫“万物类象”,就是把万事万物分成八类,用八个卦象表示,然后通过卦象的生旺死绝来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和发展的方向,这个非常神奇,这是比震旦四大发明还要厉害的东西,可惜被人忽视了。

有人说世界上的事情这么多,大到天体运转,国家兴亡,小到一个人的命运,一件事的结果,你用阴阳八卦就能全部说清楚吗?这不科学。大家知道计算机吧,计算机就是用0和1,开和关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不是科学吗?商业交易纷繁复杂,会计学用“借”和“贷”就把一切理清楚了。

周易算卦有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取“象”,一个卦象代表无数的事物,你能不能从这些纷乱的事物中找出和你算的有关联的这个东西,这是最难的,而《梅花易数》对取象很有帮助。现代的人信不信八卦算命呢?稍有阅历的人都是信的,只是一般算卦的人都是混饭吃的,不信是不信这些人。

同时刊印的还有《四柱预测学》和《周易预测学》。世代尊奉的儒家祖师爷孔子,也是位信命的老夫子。孔子早年周游列国,到处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很想干一番仁政事业,结果却风尘仆仆,穷困不通。碰了一鼻子灰以后,孔子领会到命运之神这样无情地捉弄人,于是年过半百后发出了“五十而知天命”的感叹。此外,他和弟子还宣扬“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的思想。孟子对天命的认识又更进一步,《孟子·万章上》说:“莫之为而好者,天也; 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中国古代的天命观直至汉代,发展起一种以阴阳五行,天地干支为基础配合年月日算命术,这种算命术迄经魏晋南北朝的推行发挥,到唐代始告确立。唐人李虚中(762-813)是八字推命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生活在元和年间,官至殿中侍御史,平时则精究阴阳五行,能够根据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的干支来推定这个人一生的贵贱寿夭,吉凶祸福。文学家韩愈对他十分推崇,说他“最深于五行书,以人之死生年月日所值日辰干支,相生胜衰死象以斟酌,推人寿夭贵贱利与不利,辄先起其年时,百不失一二。”李虚中算命较准,在当时可谓声誉远扬,后人也把他称为八字推命的开山祖师。

宋初徐子平把李虚中推算年月日时干支的办法,进一步演进为年月日时同时预测的“四柱八字”法。人们为了纪念他所做的重要贡献,常把八字推命术称为“子平术”。到八十年代易学和四柱进入一个复兴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邵伟桦在1984年提前三十六天测出苏联领导人契尔年科死亡时间,名震天下。

八字算命说到底就是星象术,观察星象天体在不同的位置和运行规律对人体的影响,从而预测出人的吉凶顺逆。四柱中月令是最重要的,其他七个

字的生旺绝死都是由月令来决定。还有太岁星,木星体积最大,对地球的地磁引力也最大,木星也叫太岁星,木星公转大约十二年,地支十二宫都是根据木星的位置来计算的。太岁星对地球人的影响最大,命犯太岁,就如冒犯天庭,易犯官非,总是没好果子吃。

刘丹把这本书刊印出来,就是把算命这门道士的独门暗器推广到普通大众都能学会的程度,削弱天师道的影响。其实命运怎么来的?佛教说的很明白,业力召感,因果报应。

还有《西游记》,西游记对于佛教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通过西游记,大家知道了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西游记整本书是赞扬佛教贬低道教的。这个也不奇怪,因为道教把明王朝祸害得不轻。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时以奉道为首务,使明朝道教的兴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的崇道表现主要有:宠信道徒方士,授予高官厚禄,除了尊重正一张天师外,还宠信邵元节和陶仲等道士;广建斋醮,迷信乩仙,长年深居西苑斋醮祈禳,并利用蓝道行、罗万象等进行扶乩活动;耗费财物,建宫筑观,在京城及全国兴建了大量道观;爱好青词,提擢工者,夏言、严嵩、徐阶、李春芳、高拱等人因擅长撰写青词而被提拔,被称为“青词宰相”;爱好长生仙药,玄学方术,大量道士、方士进献各种方术、方药,天天窝在后宫中炼丹修道,不理朝政,致使严嵩父子把持朝堂。在严嵩父子的祸害之下,朝廷小人当道,贪官污吏横行,有志之士不得重用。

相反,《封神演义》这本书是贬低佛教的,这是因为封神是三清唱主角,总不能让主角置于他人之下吧。说起《封神演义》又要说到佛道之争。从佛教传至东土之后,佛道之争就开始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老子化胡经》。《老子化胡经》是对于道教一系列与“老子化胡”之说相关的系列经典的总称,相传从东晋时开始成书,至唐代增益至10卷本。经中记载老子与弟子尹喜到西域及天竺,化身为佛创立佛法的故事。

历史上该系列经典一直是“佛道之争”的焦点之一,所涉及的核心问题主要有“老子何时诞生”、“老子如何化胡”及“老子为何要化胡”等。依据该说,佛教乃是起源于老子,与道教同源,或强调佛教只是道教别支。

中日多位学者经过考证后认为,“老子化胡”一说最早是由佛教编造。初期佛教刚入中原,传扬不易,故常依附于黄老道教而行,甚至为了让中原社会接受佛教,创造出“老子变成释迦牟尼”或“老子教化释迦牟尼”的理论。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曾载有老子西行的传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不过,关于老子出关而“莫知其所终”,并且记载中与佛教并无瓜葛。但后来有人将其与佛教搭上关系。《后汉书》之《襄楷传》所说:“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 这段记载中就将老子出关而不知所终变成了老子出关后在外国创立佛教。

所以汉魏之时就有老子化胡的说法流传,到了西晋惠帝时,据传道士王浮根据汉魏流传下来的传说编造出了《老子化胡经》。而南朝宋时期,顾欢作《夷夏论》贬低佛教,佛道二教互争短长,展开了所谓“夷夏之争”。于是围绕《老子化胡经》,后朝进行过很多次的论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本站推荐

神级龙卫漫威里的德鲁伊第九特区透视之眼带着满级帐号闯异界女神的超级赘婿神魂至尊最强狂婿第一战神修罗武神

相邻小说

白领异界邪剑仙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东晋无敌铁军东晋权臣我为皇帝傲啸西晋封神之太虚证道末世娇软美人凡人修魔传大唐:从咸鱼开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