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西红柿小说移动版

m.fqxsw.org

043章 洪荒祖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法和带领众人找到刘丹,把众武僧交给刘丹。刘丹让叶瑾把武僧领走,留下法和,玩味地看着他,不吭声。法和双手合十,坦坦荡荡,面带微笑。法和十五六岁,眉清目秀,是个小帅哥,再长大一点不知道会迷倒多少小姑娘。

首先是刘丹沉不住气,道:“小师父有话对我说?”

法和道:“其实也没什么,我师父说活字印刷费用太高,这些都是帮助施主扩大印刷规模用的,我留下来也是帮助施主印书。”

刘丹点点头,这佛图澄送礼送得很别致,让人不起疑心,只是他怎么知道我会为难法雅,而且知道法雅会输?这些都不管了,这份礼先收下好了,再说这些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这样吧,我这里有几部经论正在排版,你留下来校对,其他人不懂佛经,难免出错。有机会我们也聊聊佛法,说句真话,在这里,对佛法精通的还真没有。”

法和合什道:“施主,如您所愿。”

法和没有口念阿弥陀佛,这也很正常,这个时候净土宗还创立。净土宗的开山祖师是慧远大师,他是道安法师的徒弟,还没有出世。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僧人开口就念阿弥陀佛的尊号,一般修净土宗的才会念。

刘丹让人把《肇论》、《楞严经》和憨山大师的注解,包括龙树菩萨的《中论》等等一些佛法资料拿出来交给法和,这些基本上可以开印了。这笔钱来的太及时,现在刘丹投入到印刷厂的资金基本上回来了,现在可以把印刷厂的规模扩大一倍,很多书可以提前刊印。

法和拿着这些经书如获至宝,开心得不行。这次师父叫他留在刘家村,他还有点不乐意,没想到这个还有这么多的已经翻译好的经论。至于这些书的来源,师父告诫他不要问,他也乐得闷声发财。法和的到来也给刘丹找到一个经书来源的借口,要不然人家问起该怎么回答?经书没有来源那就是你自己编的,是伪经。

楞严经在后世很多人说是伪经,因为楞严经翻译的文字太优美,以为是中国人编造的。楞严经来源极具传奇色彩,是龙树菩萨在龙宫里看到,出来之后背诵出来,同时背诵出来的还有《华严经》。武则天时期,印度天竺国的一位法师叫般刺密谛,他听说“东土小释迦”智者大师为了求阅《楞严经》,向西方整整礼拜祈请了十八年,直到去世也没有看到过这部经,这令般刺密谛法师深深地感动和钦敬,他觉得这部经和东土的众生必定有殊胜的法缘,他决定要把《楞严经》抄录出来,打算藏在身上带到中国来。

可是《楞严经》在印度被奉为国宝,太重要了,不能带出去。但是般剌密帝尊者志向很坚固的,他就想种种方法,三次出关。他第一次带着楞严经,就被边关驻守官员搜查出来,命令他不准出国, 他只好返回了。第二次他把《楞严经》整个背下来,但是经过这长途跋涉,出关的时候又忘记了,很多记不完整,因此第二次又失

败了。第三次, 它采用了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方法,他把《楞严经》抄在一种极细的白绢布上,再把自己胳膊的肌肉割开,把这个绢布卷细了之后缝到自己的胳膊里,然后等到伤口愈合之后再带出国,这次法师成功了。所以说《楞严经》是法师们用鲜血带回来的,它是最晚到达我们中国的。玄奘大师去印度取经的时候,也没有把这个楞严经带回来。就因为是国宝,不能外传。

当这个般剌密谛祖师把这部经带到中国之后,正好是武则天大政后的唐朝中宗皇帝继位的神龙元年,也就是公元705年,法师到达广州后,当时的的宰相房融,正好被贬在这里,负责当地的政务。房融宰相是受过菩萨戒的居士,又是当时著名的大文学家。他知道这个法师的来历之后非常重视,将般剌密谛奉请到制止寺住下。法师破开了他的肩膀, 撕开胳膊里面的肌肉,把绢布取出来, 因为时间太久,已经血肉模糊。 经文难以辨认,更不要说翻译了。大家都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房融宰相家有一个哑女突然会说话了。她说用人奶把这个白布上的血肉清洗干净, 字迹就会显现。大家试了之后,果然就显现出了经文。经过慎重周密的筹备,在神龙元年5月23日正式翻译这部楞严经,般剌密谛法师任译主,还有北印度的一个弥伽释迦法师和怀迪法师参与翻译。

房融宰相参与润笔,房融宰相是唐朝名相房玄龄族孙,大文学家,知识渊博文字功底深厚,所以《楞严经》的文字也十分优美。《楞严经》翻译出来,般剌密谛仓促回国,因为他犯了国家的法律,把国宝带出国了,所以他还要回国认罪。房融宰相就把这个感人的事迹和翻译出来的《楞严经》承奉给朝廷。当时那个年代,《楞严经》开始并没有及时的颁布弘传。一直到后来,神秀大师进宫弘法的时候,看到《楞严经》叹为观止,就抄录出来,又得到了房融宰相的家藏原本,《楞严经》这样才开始流通,所以说《楞严经》来之不易。

接下来刘丹要考虑对天师道的意识形态的围剿,因为梁州(汉中)和成汉国的益州都是天师道的重灾区,不把天师道打下去,他们在里面搅风搅雨,会让刘丹不得安宁。

来到东晋之后,刘丹开始接触天师道的一些著作。自战国中期起,神仙思想便在楚地及燕齐地区流行。西汉中期以后,方仙道由于方术少验,受到社会舆论攻击,仅靠阴阳五行说也显得理论色彩单薄,同时黄老在政治上日益失势萎缩,加之确有可供方仙道依附和发挥的神秘主义内涵,黄老学与神仙术遂逐渐结合在了一起。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佛国,天国,六道轮回等等这些神仙体系非常庞大,对东土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于是中原的一些人开始模仿佛教的天国体系创造中国本土的神仙系统。

巴蜀之地早在先秦时期就盛行神仙学说,主要反映在与古巴蜀文化密切相关的先秦古籍《山海经》之中。《山海经》记载

了许多神话故事,主要反映了长生不死和肉体升天的思想。与神仙学说一并在巴蜀盛行的还有巫术和鬼神崇拜。《后汉书》记载“(巴郡南郡蛮)未有君长,俱事鬼神”,《华阳国志》也记载“(僰道县)民失在徵巫,好鬼妖。”这和原始道教有天然的联系。故张道陵“闻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与弟子入蜀”并“学道于蜀鹤鸣山”。张道陵学的应是巴蜀巫术和神仙学说,并将其与道家学说相结合,从而创立天师道,故史书中多以“鬼道”“米巫”等来称呼天师道。也正是因为天师道中包含巫术和神仙学说,所以巴蜀人民容易接受天师道。东汉末年,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天师道政权,包括賨人李氏在内的许多巴蜀人民都举家迁往汉中去投效他。而没有迁徙的道教徒大多 “岩居穴处,求道养志”。巴蜀地区道教氛围是很浓厚的,所以在此容易建立起有道教色彩的政权, 如在东汉末年属于益州的汉中张鲁政权及西晋末年建立的成汉政权。而此类政权的建立又促进了天师道在巴蜀的传播。如成汉灭亡后蜀地爆发的叛乱,无论是拥立范贲还是自称李弘,都与天师道有密切联系。

张道陵在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在鹤鸣山自称受太上老君之命,封为天师之位,创立天师道,由其奉老子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其召神劾鬼、符箓禁咒等道术,均直接继承了汉代方士的方术。这个时候张道陵著《老子想尔注》,开始编造道教的神仙故事,期间还有一本《太上老君开天经》广为流传。后来西晋惠帝时的天师道祭酒王浮编写《老子化胡经》,说老子西去是到西方转世成释迦摩尼佛,出世度人。这个时候道教三清开始出现了,道教的神仙体系越来越完整。

三清这样出现:道者万化之父母。自然之极尊。於此幽玄微妙之中而生空洞。空洞者真一也。真一之气化生之后。历九十九萬亿九十九万岁。乃化生上三气。三气相去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岁。三合成德共生无上。乃虚皇天尊。又历如上岁数。乃生中三气。三合成德乃生玄老。即元始天尊也。又历如上岁数。乃生下三气。三合成德共生太上。即太上道君也。自后又一气复生三气。每气相去八十一万亿八十一万岁。三合成德共生李老君。虽四圣相次各不相因。谓之独化。老君生后乃生五运。谓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第五化云:老君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故能分布清浊开辟乾坤……

后面是太虚之气化出万物,三十三天等等,各路天尊天王神仙都齐备了。

道家的神仙体系传到明朝又加上了盘古开天地,万历年间许仲琳根据这些故事写出《封神榜》,这个时候就不是老子化胡了,而是阐教一窝人转西方圣教,多宝道人成了释迦佛。到了后世,又有各路大神写出洪荒系列的网文。说起来张道陵应该是洪荒网文的开山鼻祖,只是有些人太搞笑,把这些编造的神话当做正史,用这些东西来诋毁佛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本站推荐

神级龙卫漫威里的德鲁伊第九特区透视之眼带着满级帐号闯异界女神的超级赘婿神魂至尊最强狂婿第一战神修罗武神

相邻小说

白领异界邪剑仙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东晋无敌铁军东晋权臣我为皇帝傲啸西晋封神之太虚证道末世娇软美人凡人修魔传大唐:从咸鱼开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