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西红柿小说移动版

m.fqxsw.org

012章 木工机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这时候叶教头再也坐不住了,开始带着一帮弟兄和儿子跟着刘丹一起抖大杆子。大头仔也坐不住了,带着自己的一伙罗罗兵跟着刘丹训练。大头仔名叫刘钢,是大房的,在刘丹这一辈排行第十。刘家村的人发现早晨九郎那伙人拿着晾衣杆在筛糠,都来看稀罕。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九郎筛糠的故事开始流传。

这时老张和老刘二位师傅终于把木车床做好了,而且加工出了第一根金属丝杆,离现代车床不远了。

木车床的成功,让刘师傅惊喜不已。这木车床还真是好用,只要在车床上夹上木头,有一个人去踩动踏板,让那石圆盘转动起来,用斜刀在边上一碰,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能车出溜圆的木棒或是圆轮来。只要能定好刀的位置,车出来的东西真是圆得没法说。以前他们就是怎么用心费力地做,无论如何也做不出这样圆的东西。

第一个产品当时是做陀螺,现在小孩子的玩具太少,弄一个陀螺大家一定很开心。当然,对于那些狗大户就用檀香木的,拿到襄阳、建康,一定好卖。还有就是算盘、象棋,一颗颗的算盘珠子,有谁能弄得这么圆?

木车床做好了,可以考虑生产折扇,特别是那些缕空的檀香木扇,迎风这么一展,要多骚包有多骚包。暂时没有宣纸,那就用毛边纸来凑,娟也行啊。现在刘丹已经叫人去造宣纸,只是宣纸太麻烦,没有三年功夫造不出来,等不及了。

竖笛可以做了,竖笛的曲子也不少,可以用笛子的曲目,很多流行歌曲也可以用竖笛吹奏出来。虽然自己这些学生都是伪读书人,需要的逼格还是不能少的,那就用笛子的传统曲目《鹧鸪飞》、《妆台秋思》、《卷珠帘》、《梁祝》……《鹧鸪飞》宁静而悠远,空灵而深遂;《妆台秋思》充满着凄楚、哀怨、思念,这些曲目正好符合的那些南渡士族颓丧、悲观、伤感、相对而泣的情绪。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心态,刘丹把《红梅赞》、《我和我的祖国》这些曲目也一起加进去,凑成十大名曲,到时候和竖笛一起销售。

这么多的艺术玩意儿推销出去,需要一个品牌名称,取什么好呢?那就干脆取“九郎”好了。反正自己名声臭了,再臭一点也无所谓。特别是那些士族子弟,你们自命高雅,到底用不用俗气的九郎的折扇?

现代车床造出来,再下一步就是赶紧把手摇铸字机和活字印刷机造出来。

自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以来,在中国古代,这种技术并没有广泛应用。按金简《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的记载,活字印刷术的工序计有:摆书、垫版、校对、印刷、归类、逐日轮转。工序繁琐,且极容易出错。活字的制作通常分为手工雕刻和以字模铸字两种。据《梦溪笔谈》、《造活字印书法》等相关资料记载。中国古代的泥活字和木活字、铜活字等都为手工雕刻,既费人力又费时间。手工雕刻除了效率低,且易造成各字大小不均笔画粗细不以、排字行距歪斜不整齐,甚至出现单字横置、倒置的情况。

从汉字本身的形态来说,汉字体系庞大,一副活字要满足排版需要制作量数以十万记,且汉字属象形文字,制作工程相当繁复。中国古代官刻首次正式采用活字印刷术,为清雍正四年印成铜字版《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并颁行《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可算是政府在活字印刷技术总结方面的首次贡献。但政

府在活字版的使用上并不是很热心,清初宫廷刻的25万枚铜活字,在印成《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后,一直被束之高阁,到了乾隆年间,又因为政府财政困难,被炼铸为铜钱了。

西式铅字印刷传入中国是在1839年,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将马六甲英华书院及其印书厂的华文活字和印刷机器迁往香港。1985年,由于激光照排印刷技术的发明,引发了中国印刷行业的一场革命。铅字印刷被淘汰,很多的老印刷厂倒闭,激光照排一统天下。

其实说来说去,都是因为不管铸字也好,印刷也罢,在中国古代都是用手工来完成的,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而西方在1440年到1445年之间,约翰内斯·古登堡制造出了第一台铅活字印刷机。他发明了铸字盒、铸造活字的合金、冲压子模、以及油脂型印刷油墨和一整套印刷工艺。

冲压子模的冲压机和活字印刷机都需要用螺旋,而螺旋、螺杆正是中国古代没有的。螺旋压力机发明之后,刚开始用作榨油,后来用作印刷机,再后来用作冲压钱币。冲压机极大地提高了铸币的效率,浮雕更加精细和美观,下一步刘丹就准备冲压钱币。

如果没有这些机械设备,搞一套活字印刷厂得花费多大的财力,刘丹搞这个是因为话语权太重要了,自己有一个印刷厂,想印什么书就印什么书,想不给谁印就不给谁印,等于掌握了一个新闻工具,而且这是积攒名声的最好最快的办法。

铅活字印刷机是利用铅、锑、锡三种金属按比例配比熔合而成的铅活字。锑是一种有金属光泽的类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硫化物矿物辉锑矿中。目前已知锑化合物在古代就用作化妆品,金属锑在古代也有记载,但那时却被误认为是铅。大约17世纪时,人们才知道了锑是一种化学元素。

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大型辉锑矿床闻名于世,刘丹专门叫人去那里采集辉锑矿,现在已经让老张组织人员攻关,把铅字配方搞出来。刘丹还叫人把锰矿找出来,让老张搞锰钢合金。锰矿物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4500~7000年前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彩陶文化)时期。由于软锰矿呈土状,它的颜色呈黑色,极易染手,在古人看来,这是一种奇妙的陶器着色颜料。

我国在湖南常宁—耒阳一带、湘潭上五都发现锰矿。锰金属有细微的磁性,可以利用这一点把锰分离出来。

木工车床发明出来之后,对于木材的加工快捷了许多,刘丹让木工房的人开始制造大型的水车放在汉水,这些水车可以带动一大批水碓,可以打铁、可以灌溉高处的水田。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帮助河流边的村庄建造水车,这都是高科技,能赚大钱的。

随着刘家村的新农村建设,一个个黑科技产品开始行销到襄阳,荆州,建康等地。高度酒、花露水、香水、蚊香、豆腐(包括霉豆腐和豆腐干)、豆芽、牙刷牙膏、竖笛、算盘、陀螺、象棋、魔方……五花八门,换回粮食、生铁、煤炭、生碱、铜锭等等战略紧俏物资。因为自己的砖厂生产能力不足,刘家从外面购进了大量的青砖。无数的侨民被招揽进来,都是拖儿带女一家一户的,分配到各个工厂和工地。刘丹要求的学校、军营也在同时建设。

本来夫人想把印刷厂和学校、军营往后面挪挪,因为现在需要建设的厂子太多,人手不够,现在新招

来的流民都居住在竹子搭建的茅棚里。但是最后被刘丹否决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刘丹的话理由强大,掷地有声,夫人硬是找不到理由反驳,只好把刘家村的新城堡建设往后面挪挪。

一个月后,现代车床终于造出来了,刘丹开始和老张组织一般人建造各种工具,车床、铣床……当然,最重要的是螺旋压力机和辊压机。

七月,刘丹的两个哥哥刘昊、刘毅回来了,一起回来的还有一起去习门学堂求学的堂兄刘江(大房)、刘烨(三房)。这是刘丹第一次看见哥哥,刘昊长得像爷爷,丰神挺秀,英姿外现,卖相不错,刘毅长得像自己的母亲,也是一表人才。

四兄弟一回家,就感到家里的不同,首先是整个刘家村成了一个工地,人山人海,大家在喊着号子夯土平地。一般的房子的地基用的全部是红砖,一米五以上才开始用土砖砌墙,工厂车间全部用红砖。

还有牙膏牙刷,牙膏的配方是2/3杯小苏打、1茶匙细海盐、1到2茶匙胡椒薄荷精、适量的清水,有一种薄荷清爽的味道,牙刷是用猪鬃毛制成的,很柔软。有人说猪鬃毛太硬,那是因为做好后没有打磨牙刷头,现在广东还有做鬃毛牙刷的。目前刘家村已经开始大规模养猪了,猪鬃毛的原料不愁。

刘家村还有些小玩意儿,象棋、陀螺、竖笛……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当然也有劳动人民喜爱的铁制农具。现在刘家村的集市从十天改为三天,大量的商品从这里销售出去,江陵、武昌和建康的商人慕名而来,刘家村的老码头不堪重负,新码头已经在开始规划建设。

接下来就是菜肴了,清爽可口,味道各异,种类也多,不像原来水煮出来的。刘丹早已经让铁匠做了几口沙锅,家常菜的做法也传授出去。豆腐、豆芽菜、清蒸鱼、红烧鱼……品种丰富,芳香四溢。

现在刘丹准备把榨油机做出来,毕竟植物油太少了。传统压榨工艺其流程通常为:选料—除杂-破碎-蒸炒-压榨-成油,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考究,都有其要诀所在,特别注重火候、力度、时间等要点。榨油的劳动强度太大,一般都会喊号子,可见其辛苦。

机器榨油很简单,就是一根铁管里面一根螺旋杆转动,这样就可以把油和油渣分离出来,用水力或者蒸汽机驱动都可以,当然,首先要把轴承搞出来。只是这种榨油机出来之后,很多榨油厂就要倒闭了,难怪当年资本主义兴起的时候,那些工人会破坏机器,真是太可恨了。

近代中国的第一条铁路被国人买下拆除了,李岳瑞在《春冰室野乘》中这样记载这件事:“同治四年七月,英人杜兰德,以小铁路一条,长可里许,敷於京师永定门外平地,以小汽车驶其上,迅疾如飞。京师人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几至大变。旋经步军统领衙门饬令拆卸,群疑始息。”

很多人把这件事情作为清政府上下愚昧的证据,其实英国刚开始发明铁路的时候,一些土地贵族出于各种原因抵制修建铁路.他们认为铁路不仅会干涉土地产权、破坏私有地产和庄园景观,还会对贵族经营的运河、公路事业带来冲击;部分土地贵族固守传统生活习惯,抵制铁路运输带来的快节奏生活。直到19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在美国铁路的疯狂投资的带动下,这些贵族才慢慢接受,积极投入到铁路时代的狂潮之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本站推荐

神级龙卫漫威里的德鲁伊第九特区透视之眼带着满级帐号闯异界女神的超级赘婿神魂至尊最强狂婿第一战神修罗武神

相邻小说

白领异界邪剑仙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东晋无敌铁军东晋权臣我为皇帝傲啸西晋封神之太虚证道末世娇软美人凡人修魔传大唐:从咸鱼开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