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西红柿小说移动版

m.fqxsw.org

第三章 遍访人才(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一路上曹彬都在思索着颍川出身的那几个大才,仔细思量之下目前能招募的就有三人,他们是荀彧、戏志才、胡昭,其他的人不是年幼就是已经出仕,要想找到他们就只能去洛阳了,而且出仕的这几个明显还对大汉抱有期望,很难将他们拉到自己的战车上。

在进入颍川的时候,特别通往郡治所阳翟的路上,有大量的学子匆匆的赶路,见到这种情景,曹彬不禁略有疑惑,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往哪里赶去,当在路边茶摊上打听后才知道,过几天颍川书院将有硕儒荀爽讲解经,难怪这么多的学子纷纷前往。

“这么多人都前往颍川书院,我只需要去那里就可以找到荀彧几人,或许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想到这里曹彬纵马直奔阳翟而去。

不久,曹彬来到颍川书院门前,只见书院并没有高大的围墙,也没有没有烫金的匾额,更没有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有的是低矮的围墙,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正开启着,诸多学子正有序的穿门而入,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曹彬于是下马步行,穿过大门,只见门前一道青石板路,正对着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上有雕花瓦当。曹彬近前观看,只见屋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黄铜香炉插着几枝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浙浙散开,案前诸多学子正排队近前参拜。于是曹彬也跟着学子们上前燃三炷香,然后倒地跪拜,起身后随学子穿过旁门,进入后面读书的庭院。只见诸多学子皆是正襟危坐,安静的等待着,于是曹彬正襟做了下来。

没多久,就见一身着黑色衣服的老者缓缓走上前台,见到这个人,曹彬知道他便是荀爽,没想到遁世汉水的他现在竟然在这里讲解经书。台上荀爽缓缓着,曹彬却在下面思考着自己要找的几个人的资料来。

荀彧,字若,自被人称作有“王佐之才”,现在因该有十九岁了,这个时候的他思想已经成熟,看他在前面聚精会神的聆听荀爽的演讲,曹彬不禁为如何招纳他而头疼。因为荀氏家族可谓是颍川望族,世代书香门第,在士族之与汝南袁氏有着同样的影响力,都是忠于汉室的家族,想必会看轻曹家吧,不过我可以用孟子“民贵君轻”的言论作为一个突破口。

胡昭,字孔明,后世记载他幼读经史,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典史,工于书法,弱冠之年就以其绝世才华而为世人称道。因厌恶仕途生涯躲避察举而避世,醉心与经史书法。在曹彬的记忆,这个人就是一个谜,曹操曾连续多次派人请他出山入仕,他都推辞了。他的才能或许难以了解,但是从他最出色的弟子司马懿身上就知道他必定不弱于蜀汉丞相诸葛亮,想要招募他也是非常困难的。

倒是戏志才却很好应对,因为他出身庶族,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出身的时代里,更加容易为曹彬所用吧。

还有一个就是郭嘉,现在的郭嘉也就十一二岁吧,想到后世历史上的记载少年时代的郭嘉就展露出非凡的智慧,他喜欢与长者交谈,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常使长者们自愧不如。这个时候的郭嘉应该已经初露头角了。

就在曹彬思量的时间里时间慢慢过去,当曹彬回过神来的时候,荀爽已经离开,众多学子也依次三五成群的讨论者离开了书院。

曹彬见荀彧正往院里走去,便趋歩上前招呼道:“兄长慢走,在下有事相请,不知你是否有时间。”

见到有人询问,荀彧便驻足观看,见曹彬不过十四五岁年纪,便缓声道:“你是何人?找我何事?”

曹彬见荀彧回话了,便又:“弟曹彬,豫州沛国谯县人士,今有一个问题伴随我好久都没明白,今听闻兄长少时便以聪慧而闻名乡里,今又随你叔父学习多年,想必你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哦,那曹操是你何人?”荀彧疑问道。

“那是我兄长。”曹彬以为荀彧似乎比较看重曹操便道。

岂料荀彧听后淡淡的道:“那好,出你的疑问吧。”

见荀彧淡淡的问,曹彬不禁有些失望,看来曹操的名声还是太低啊,不过他转瞬调整情绪道:“我想请问的是孟子与孔子是否都是圣人?”

荀彧一见曹彬提出的问题这么简单,便随口答道:“孔孟皆为先贤,其学究天人,学术思想惠及后代,岂能不算圣人?”

“那么孟子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那么我想请问兄长是否同意孟子的话,如果不同意那么请问国与君,君与民,哪个重要。”曹彬接着问道。

荀彧听后沉默了一会道:“孟子此言我虽也认同,但君乃一国之根本,没有君就如同天空没有太阳,因此我认为君更重要。”

见到荀彧果然如此回答,曹彬想了想又问道:“那么请问高祖皇帝定鼎关后为何约法三章,又为何提出‘王者以民人为天’?”

“高祖初定天下,天下民心动荡,正需要稳定民心,以安天下。”荀彧想了想后道。

“那么请问秦何以失天下?”

“无他,民心尽失。”

“如此来,民心要比其他的更重要了?”

“这……”受了多年忠君思想教育的荀彧沉默了。

见到荀彧沉默了,曹彬不禁高兴起来,开来这个时候的荀彧还没有完全接受那套忠君的思想,也就是,只要打开他这个结,就有可能争取到他的支持。

这是一个声音传来“我来吧,民贵君轻,然民依附于国,国依附于君,君又依附于民,三者地位同样重要,既不可忽视民心的重要,又不可忽视君的管理,只有两者取其平衡,国才能长久。”

听到这样的言论,曹彬大吃一惊,这可是领先这个时代好久的思想啊,不知道是谁的,连忙转身想旁边看去,见一人年约二十许,青衣儒衫,身子单薄,面色略显苍白,旁边一个少年,也就十一二岁,同样显得单薄,从声音上曹彬分辨出是那青衫人的。

“不错,我也同意志才兄的法,现今汉室昏聩,皇帝卖官鬻爵,州郡里灾祸横行,已经到了民心将尽的地步,若不出我所料,不出几年乱世必将来临。”那十一二岁的少年接着道。

“奉孝禁言,外人在此岂容你胡言乱语。”荀彧见郭嘉如此便喝声道。

郭嘉见荀彧这么心便不在意的:“若兄多心了,我观此人必是来招纳你的,并且他似乎知道你那死忠的脾气,所以变着法的想拉你入伙呢。”

曹彬听闻郭嘉如此大吃一惊,这郭嘉不愧专攻人心,放在后世整一个心理学家,何况他现在也就是十一二岁,又从何判断出大汉将乱的呢?但愿不是他自己想的,否则就太妖孽了。

果然看到荀彧听到郭嘉的话道:“奉孝不要胡,我现在尚未行冠礼,出仕尚且不能,又怎么会跟随这位兄弟呢。”这话的时候明显看出荀彧并不重视曹彬,这让曹彬十分无奈。

曹彬冲着荀彧一拜道:“兄长且慢推辞,我们进去话好吗?”

于是荀彧带着诸人进入内堂。

待到诸人都入座之后,曹彬冲着诸人拜道:“大家或许认为我年幼,但有志不在年高,何况正如奉孝的,大汉已经日薄西山,乱世即将到来,我想做的就是希望诸位以后能为我兄长效力。”

那边荀彧见到曹彬也在提到大汉要乱,不由的急道:“你等皆言大汉将乱,又为何不上报国家?却在这里胡言乱语,难道你等皆要作乱?”

一听荀彧这样,曹彬就知道他还是心向大汉,便无奈道:“兄长可知,这些年来豪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朝政极端**黑暗,加以自然灾害相继不断,使农民陷于死亡的境地,因此自安帝即位至今七十余年间,造反者几乎接连不断,仅桓帝至今三十四年间就有不下二十余次的叛乱。另外,这些年来,外族蠢蠢欲动,不时有部落侵入我大汉劫掠,因而我断定,一场更大规模甚至是全国性的叛乱将要爆。”

荀彧听后忙道:“你既知如此,何不上奏朝廷?”

见荀彧依然如此,旁边戏志才道:“若,刚才不是了吗?朝廷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大官员相继明哲保身,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又怎能上达天听呢?即使我们上表,最后也可能落得妖言惑众被捉拿下狱的下场。”

听到戏志才这样,曹彬和郭嘉忙头附和。

见大家都这样,荀彧便起身问道:“那你们可能预知是什么人叛乱吗?我要修书与公达,让他上书陛下造作应对。”

旁边曹彬听到荀彧这样,就知道虽然荀彧并未如自己所知道的历史上那样死忠汉室,但是现在他仍然将希望寄托于那个腐朽的朝廷,曹彬知道荀彧不经过失败是不会改变主意的,但是也不能将黄巾起义的事情和盘托出,只是略加提醒的道:“兄长只需要了解这些年世上有哪个势力展迅便可以了。”

完曹彬便起身告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本站推荐

不世奇才第一战神大清隐龙第九特区女神的超级赘婿漫威里的德鲁伊修罗武神带着满级帐号闯异界神级龙卫太丘之上

相邻小说

霸道神仙在都市从课本走向历史我召唤出了一颗蛋[星际]运气好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快穿之反派成长计划超级称号无敌全能称号系统老婆大人有点冷[红楼]小爷我是个粗人执掌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