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西红柿小说移动版

m.fqxsw.org

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在整个靖康之耻中,表现最糟糕从而让整个中国寒心的就是赵宋朝廷,他们的表现印证了“肉食者鄙”这个千古公论,卢俊义想了想明末、清末、民国时期那些上位者的表现,都是如此,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诚哉斯言!

在整个靖康之变中,表现最出色从而让整个中国为他们喝彩的就是汴京城内的贫民百姓。汴京的贫民百姓逆境中求生存、勇于自救、愤于抗金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民。卢俊义不禁感叹到,那些朝廷上的达官贵人也住在汴梁城内,同在汴梁城同饮汴河水,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卢俊义又不禁想起明末的北京城在满清铁骑下的表现,想起清末的北京城在八国联军枪炮下的表现,想起了民国时期的北平在日寇枪炮下的表现,相比起来,同样是老百姓,同样是天子脚下,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靖康元年十一月底,金兵东、西路军会师汴京城下,金兵再次包围了宋朝京城。这时京城危在旦夕,赵桓还在幻想与金求和。汴京虽然还有七万宋兵,但赵桓根本不组织这支军队进行有效地抵抗。汴京城中的百姓坚决要求抵抗金兵,自发起来杀死抵抗不力、有奸细嫌疑的东壁统制官辛康宗(此人正是辛兴宗的弟弟,出卖他兄长的人除了李邦彦之外还有他一个)。赵桓一伙害怕京城百姓造反,在辛康宗被杀后,忙把参加守城的汴京百姓赶下了城头。

赵桓不让汴京百姓抗金,却想依靠汴京的市井无赖,组织所谓“六甲正兵”、“六丁力士”、“北斗神兵”来保卫汴京。十一月二十五日,自称懂得“六甲法”的郭京命令由一帮无赖组成的七千七百七十七个“六甲正兵”,大开宣化门出战。这帮“神兵”一出城就被金兵击溃。郭京见势不妙,推说下城“作法”,带领残兵南逃。洞开的城门还未来得及关闭,金兵就蜂拥而入,汴京失守了。

虽然汴京城破,朝廷依然决意投降,但汴京军民不愿作亡国奴,抗敌情绪极具高涨,要求参战的人达三十万之众。他们宣誓:人在城在,誓与京城共存亡!赵桓吓得面无人色,哪里敢抵抗。他狠狠地对百姓说:“巷战巷战,无异于加速死亡。君不见精通‘六甲法’的郭京也被打败了?金胜宋败,这是天意!”金军见汴京军民已做好展开巷战的准备,不敢贸然进占全城。于是故伎重施,提出议和要求,向宋王朝索银要物。赵桓派宰相何栗去金营乞和,何栗吓得连马背都爬不上去,手中的马鞭一连落下来三次。

完颜宗翰和宗望却要赵桓亲自到金营商议割地赔款之事,赵桓不得已亲自进了金营求降,献上降表,并秉承金人的意旨,下令各路勤王兵停止向开封进发,对自发组织起来准备抵抗的民众进行镇压。

金军大肆搜括宋宫廷内外的府库,以及官、民户的金银钱帛。赵桓还派出二十四名官员帮金兵在皇亲国戚、官吏、和尚道士等家里前后查抄了二十多天,金兵除了搜去抢去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绢一千万匹之外,还把珍贵的古玩文物、全国州府地图档案也一抢而空。

当时正是严冬季节,大雪纷飞,被掳掠一空的汴京军民遭受饥寒无情的袭击,冻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赵桓的投降政策,使汴京军民遭受无以复加的灾难。

汴京贫民百姓们忍无可忍,便不顾赵恒的投降政策,毅然决然地,自发自觉地聚集起来展开了对金兵的抵抗,一场大规模的巷战眼看就要爆发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这场汴京百姓们自发的抵抗侵略的正义行动最终惨败收场,因为在正面对抗上,手无寸铁的贫民百姓们如何能跟装备精良、骁勇善战的金兵抗衡,虽然能够投入巷战的汴京壮年男子将近有三十万;而且还有以赵桓为首这样的投降派的作祟,这些肉食者脑壳坏掉了,他们害怕百姓造反胜于金兵入侵,派残留的六万多宋军协助金人镇压自发抵抗的民众。外有强敌内有家贼,汴京民众想将金人赶走,那比登天还难。

如果一直没有人出手帮助汴京百姓,那么就会不可幸免地发生跟历史上一样严重的靖康之耻。四月一日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六千多人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归。北宋从此灭亡,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难”,也称“靖康之耻”。

这倒没什么,关键是金人还俘获了大量百姓和工匠,与此同时他们几乎等同于零损失。女真人擅长野战,巷战是他们所有强项上最弱的一环,如果能在汴京城内消耗掉他们一部分战斗力,对日后全歼女真人大有裨益,而且如果能通过巷战打痛金兵,也能逼迫他们尽快撤退减少对汴京的荼毒。

本来群龙无首的汴京百姓们是无望的,但是有了卢俊义的介入,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五年前卢俊义就派人潜入东京开始挖地道。挖地道的目的除了为了日后好进攻汴京外,另外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持靖康之耻后汴京百姓的自发抵抗运动。

本来挖地道这个工程甚是艰辛,卢俊义派到汴京里充作各种身份的人员不过一千多人,根本不可能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可是赵佶的祖先赵匡胤帮了卢俊义一个大忙,也使得卢俊义用地道战进行巷战消耗金兵的计划得以实施。

原来,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后,考虑到京都汴梁四面平川、无险可守,曾秘密开挖了工程浩大的转兵洞。此洞城内的洞口就在龙亭大殿内的皇帝宝座下面,城外东到招讨营,西到瓦子坡,南到朱仙镇,北到陈桥驿,长各四十五里,洞内能藏千军万马。一旦京城遭受围困,大宋禁军可从洞中悄悄出城,突袭敌后。

转兵洞修成以后,由于京城无险,被封了一百多年,一直未能派上用场。到了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犯,将京城汴梁城团团围困。赵佶慌忙退位,仓促继位的赵桓还没有来得及从赵佶那里得到这个转兵洞的秘密,随后赵佶和赵桓都怯弱地只想跟金人议和,根本没有将他们祖先苦心孤诣挖潜的转兵洞利用起来。

卢俊义在现代时候曾经去开封旅游过,曾经在龙亭大殿看到过殿下有九个洞,分别通向不同的方向。而潜伏在汴京的特工人员在考察挖掘地道的合适地点时发现棚板街下面有青石切成的地道,在汴京东郊和南郊的农民在打井时都曾挖出过地洞,洞长数里,幽暗曲折。

卢俊义听到这个消息后,跟自己的记忆交相辉映,他便十分肯定地认为赵匡胤的转兵洞不是传说,而是真实的,看来地道战这个大战役的成败就落实在这个转兵洞。

对转兵洞知晓的除了卢俊义外,还有赵佶,这是他们一代代由先皇亲口告诉下一代皇帝的,另外还有那几个挖井的农民。在赵佶即将被金人掠走之前,卢俊义派人将赵佶毒成聋哑人,省得这个脑袋秀逗到极点的昏君会将这个秘密告诉金兵。那些挖井的农民和他们的亲属全部被强接到山东,务必保证金人到来后除了齐国特工外无人知晓转兵洞的秘密。

在没有发现转兵洞之前,齐国特工们在汴京城内齐国特设的一些店铺的院内,挖掘能容纳一、二人的小地洞。虽然这种地道能在日后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很不灵活,一旦被金人发觉,没法躲避。为了使敌人不易发现洞口,就逐渐把洞口加以改善或挖两层,或修两个洞口,或把两个洞连接挖通。这样,虽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它只能作为临时藏身躲险的处所。

当知晓了转兵洞的秘密后,卢俊义策划的地道战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卢俊义陆续又派去了一千工兵,将转兵洞上面的房屋都买下,然后向下挖掘,慢慢地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

由于汴京百姓对赵佶和赵桓极端失望,齐国特工们便伪装成赵构的下属,言说赵构前去金军大营议和时被金人毒杀,赵构死之前将转兵洞的秘密告诉了下属,让他们在城破时带着汴京百姓潜入转兵洞,再利用转兵洞巧妙地阻击金兵。

汴京百姓们乃是自发组织起来抵抗金兵的,虽然豪情,但没有人带领也是乌合之众,鸟无头不飞,自从赵桓和赵佶不能成为汴京百姓们的主心骨甚至还出卖汴京百姓们后,汴京百姓们便寻找新的主心骨,现在这些号称赵构下属的特工们便成了他们的主心骨。

相比于被金兵毁坏的四处透风的房屋,地道更可御寒。当一千工兵撤出汴京后,又来了一千名特工人员,二千名特工人员在石秀的带领下,分散到每个地道口,招呼那些相处一二年较为知道底细的汴京民众先藏进地道。(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本站推荐

修罗武神女神的超级赘婿漫威里的德鲁伊重生网络大佬大清隐龙带着满级帐号闯异界不世奇才第九特区神级龙卫新时代导师

本书作者其他书

黄金控 大圣传人在都市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定国

相邻小说

国产之光,开局相亲被曝光!我在日本当剑圣综:颠覆神话位面码字群我是一条龙黄金控大圣传人在都市定国天天撒币温侯追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