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西红柿小说移动版

m.fqxsw.org

171、求削的王侯(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勋贵的爵位要规范,张凤提出外戚的爵位也应该照此处理。

彭时进一步提出,应该照景泰元年的提议,恢复非军功不得封爵的旧制,不再册封皇亲爵位;已经封爵的,子孙不得承袭。

汪舜华沉吟了一下,到底没有拍板:“这件事,不着急。”

建极元年对外戚的封赏做了详细规定,只要认真执行,也没什么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也不大。毕竟徐家、于家还有张家的爵位,都是靠功劳挣到的,钱家的会安伯更是拿命换来的,按照勋贵执行就是。

因此严格来说,只有孙家、吴家和汪家是纯外戚,而且孙家已经没了。

但麻烦在于,吴家和汪家都因为惹事被降了爵位。尤其太皇太后知道吴安侵占田亩,大怒,把他召集宫来大骂:“家门不幸!何敢倚势干禁,乱国家法度?”让他在家闭门思过,自己也卧病在床。

汪舜华叹了口气:“太皇太后已经处置了吴安。这事就先不提了,免得老太太操心。”

群臣接着找话说。

稍后,世袭武将接到了袭职的最新规定:以往世职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袭职;以后伯爵以下武职不再设立世职,允许袭职的,不分嫡庶,通过考试后一律降等袭爵。

君臣当然知道,这会得罪很多人,但为了解决冗官冗员、提升军队的战斗力,让一家人哭总比让一条街的人哭好。

一将不明,累死三军。

明代的武职以都司卫所系统的武职为主,兼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宣慰司、宣抚司等以及羁縻卫所中的土官武职。后面的不用朝廷养,以后再说;但是前面的就要解决。

全国各地的都司卫所分别隶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形成了五军都督府—都司(行都司、留守司)—卫(王府护卫)—千户所(王府仪卫司)的隶属关系;而亲军卫所、陵卫等虽不属于五府,其武职仍属于都司卫所系统。

都司卫所系统的武职分为“世官”和“流官”两大类。“世官”分九等,都是都司以下卫所中的武职,统称为“卫所武官”;“流官”分八等,即五军都督府和都司中的高级武职。

要命的是,虽然流官的职位不能世袭,但是这些流官又都是“以世职升授”。所以,武职人员基本上都是世官。世袭的卫所武官构成了整个明代武职最坚实的基础。

汪舜华当然知道卫所制的问题很大,但是没办法,在全面改革推进过程中,需要军队保驾护航,而不是军队地方一起改,否则人心惶惶,国无宁日;甚至有可能被枪杆子给毙了。再说,卫所制度从府兵制发展而来,本身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只是将士流通渠道不够畅通,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外加腐败严重,军士难以养活自己,所以逃亡严重。现在就要有步骤的进行整顿和微调。

洪武初年,太祖强调武官应袭子弟必须学习骑射,才能袭职。只是太平久了,各种毛病也就出来了。按照太祖的话说“守着本等职事,好房子下坐着,关着俸米吃,却不快活么道!”

在这种情况下,太祖采取了不少严厉的处置措施:学唱的,割了舌头;下棋打双陆的,断了手;踢球的,卸了脚;做买卖的,发边远充军;还有个吹箫唱曲,将上唇连鼻尖割了。

但即便如此,仍然难见效用。太祖几经考虑,创建了比试制度,规定“当承袭者,五军[府]阅试其骑射闲习者方许。否则,虽授职,止给半俸,候三年复试之,不能者谪为军。著为令。如果武官子弟年幼袭职者,俟年二十,依例比试。”

现在从故纸堆里翻出这些规矩。敬天法祖嘛,从来祖宗的话是最管用的,他活着的时候都未必有这么管用。

当然,汪舜华对太祖那么严苛的手段还是有意见的。祖宗在战场上拼死拼活的挣下了世职,你不懂得珍惜就算了,朝廷会鼓励你上进,但是不会把刀子架在你脖子上逼着你努力。你要是勤奋上进光宗耀祖最好,要真是废物点心,那就麻烦你麻溜的把位置腾出来,全国那么多人,有的是肯上进的。

因此,这条规定和太祖时期的比,有所差异。以往的世职没办法,朝廷允诺了,不可能全部推翻;但以后,只要功劳没大到封爵,就只好降等袭职。不管是世袭还是降等袭职,年满十岁,就可以参加资格考试;否则,即便父亲去世,也不能袭职,自然也就没有工资,除非父兄为国捐躯,朝廷特许袭职。

与此同时,袭职武官考试的内容也参照武举进行修改。以前考试,可见比试的内容就是骑术、箭术和併枪格斗三个方面,其中骑术是基础。骑马射箭当然重要,但汪舜华更看重在火器上的才能。因此下旨,在火器研发使用方面表现卓异者,可以申请单独考试,如果这一项过了,前面三项不过,也可以授职。

永乐初,比试由五军都督府官员单独负责;但此后五军都督府的权利逐渐被分割,比试的监考官中相继加入了内官、锦衣卫、兵科给事中等官。

汪舜华对此倒不打算改变,毕竟军权被垄断的后果实在太沉重。

明朝对外战绩只能说差强人意,至少汪舜华看着当前的版图是觉得比较胃疼的,但好歹没有形成割据势力,甚至直到王朝末年,皇帝都能杀伐果决、乾纲独断,光这一点,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只是针对官场上重文轻武的局面必须有所改变,否则视武弁不啻奴隶,必令豪杰解体、志士灰心。

与此同时,为了促进科学事业发展,汪舜华下旨:有资格袭爵的宗室和武职,如果考封没有通过,但是有了重大的发现发明,获得了科学院的职务,就可以袭职;甚至如果没有资格袭职的宗室,也可以绍封,这部分要降等。就是说亲王没资格袭爵的庶子,他自己考上了,封郡王;如果老子没考上孙子考上了,也降封郡王,不受中间停袭的限制。此为定例。

科学院已经成立了三年多,虽然汪舜华高度重视,不时把张懋和张鹏等人叫进宫询问进展,甚至定方向、出主意,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来说,还处于盲人摸象的地步,没有取得什么大的进展。

实在让人窝火。

泱泱中华,要说没人,汪舜华是不相信的;但是要说有多少科学技术人才,那也是哄鬼。

现在都崇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的是什么书?是儒家经典!可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读不起书的也都忙着种地做生意。科学是什么,能吃吗?

如果科学技术一直被鄙视、被践踏,即便有了科技创新,也不会有什么水花。

必须要让所有人看到朝廷的决心,必须要让天下人知道搞这个是有出路的、有收获的,这样大家才会舍得投入。

勋贵们显然没想到是这个结果,当即高呼太后英明,感激涕零,庆幸自己聪明;然后回家找大老婆生孩子去了,大老婆不能生的也琢磨给嫡子找个能生的大老婆——虽然只能荫一个,但这年头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总得要防着,有备无患才好。那些没有嫡子的宗室,倒不是说大老婆没生过,而是没有保住,夭折了;以为庶子嫡子一个待遇,哪知道变天了。

这样的结果简直是皆大欢喜,尤其正房夫人:做梦都想到,这样就把狐狸精们全打发了,太后英明!

只有文臣们瘪瘪嘴:这小伎俩也能拿出来蒙人。

汪舜华也很高兴:此后北京的勋贵武将的工资就由户部支给了,从兵部走账,否则全部发实物,真不是20万两的事;当然,在京宗室的工资就是宗人府统一发放,外省的从本地和临近府县钱粮支给。

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内帑的部分收入,要移交出来。

首先就是开矿的收入。这部分收入以前是直接进入内帑的,汪舜华也就明白群臣为什么要坚决反对开矿,尤其是万历年间好像闹出了大动静。毕竟财富都进了皇帝的私库,国库一点没沾到,反而让一群太监耀武扬威,是谁都不爽。这部分的收入以后内帑只收三成,另外户部留四成,地方留三成,省府县都沾一点。

其次是抄没,以前查抄的东西到底是给内帑还是户部没有明确的规定,谁吵赢了就是谁的。现在规定,不管是宗室大臣还是民间,因犯罪或者没有家属被没收的财产,诸如商彝周鼎、秦砖汉瓦、晋帖唐琴、法书名画、哥窑倭漆、厂盒宣炉等古董文物以及珠宝玉器、文房用具、书籍家具之类上缴内帑,金银铜以及房屋土地、绢帛之类的交给户部。

这下大家都高兴了,称颂太后英明。

快过年了,辛辛苦苦大半年,好不容易尘埃落定,大家都想过个好年,派出去的人差不多都回来了,大家各归各位,该读书读书,该干活干活。

因为奖金丰厚,言官心情好,很难得的没有骂人。因此汪舜华在应付堆积如山的政务的时候,居然难得的很少听到骂声,实在心情舒畅——真的,闻过则喜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当然部分武官的叫骂声传不进她的耳朵——谁让你不识字不能写奏疏呢,太后既不是顺风耳又没有读心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本站推荐

新时代导师第九特区漫威里的德鲁伊最强狂婿不世奇才女神的超级赘婿太丘之上神魂至尊神级龙卫透视之眼

相邻小说

侏罗纪求生:我能百倍增幅全球降临:天空岛求生全球降临:浮空岛无限战争穿越女主角英灵小太后,乖乖让朕爱!小萱太后我的火种战舰必须活下去的理由民间憋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