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西红柿小说移动版

m.fqxsw.org

145、状元答卷(建极三年,1460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建极三年在暴风雪中如约而至。

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这是土木之变以来,甚至开国以来最不平凡的一年,很多人的命运,将彻底改写;帝国的命运,也将彻底改写。

一切来的没有预兆,却又似乎顺理成章。

正月初一,汪舜华还是带着皇帝去给太皇太后行礼,然后到奉天殿接受文武群臣朝贺。

今年的春天来得很早。初三是宣宗的忌辰,刚派人去给他上了坟,第二天就立春,派于谦去祭太庙;接受了春卷和百官朝贺,宣布赐宴。

春节期间事情不多,不过汪舜华除了交代要加紧火炮制造,还招于谦入宫,两人冒着雪,登上万寿山,商量改革的事情。

汪舜华很明白的告诉于谦:“土木堡之仇是必定要报的。但是攘外必先安内,现在国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你身为首辅,心里要有准备。”

于谦惊愕的看着汪舜华。

其实这几年朝廷不是没在三民问题上着力,也采取过一些措施,宗室勋贵请地一概不许之类,对侵吞官民田地的从严从重处置等等,但都无关大局;反而是要求太后循规蹈矩、恪守祖制的声音甚嚣尘上。

汪舜华觉得自己已经很克制了,基本是对现有政策的缝缝补补,但是对朝臣们来说,牝鸡司晨本就是国家大不幸;何况汪太后本身就不是墨守成规的人。一个科学院就足够扰动大家敏感的神经,接着还有内阁改革、军队改革,越来越挑战大家的底线;现在先帝丧期结束,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汪太后想动手,如果再不按住她的手脚,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从没有什么阴谋诡计或者鬼蜮伎俩能够长久,治理国家,归根到底还是要走正道、做正事,凝聚起最广泛的力量,最终形成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

要做到这些,无非八个字:开诚布公,赏罚分明。

因此,汪舜华打开天窗说亮话:“三民问题说到底还是经济问题。没钱,不能发展军备,不能发展教育,不能兴修水利,于是导致了恶性循环: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根子上入手,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彻底根治问题。”

“解决财政问题,需要开源节流:开源方面,肯定不是加农民的税,良心不安不说,必然导致农民起义,那就是亡国的事情;而是要放松对工商业的限制,开放海禁、鼓励海外贸易;此外,从严限制土地兼并,对免税的人群和范围要从严规范;节流方面,除了停止滥建庙宇寺观,最重要的还是要规范宗室待遇,确切的说,就是削藩,但是怎么削,削什么,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如何确保削藩平稳进行,不出现藩王集体造反的事件,必须要周密谋划。”

“所以,你身为首辅,现在不仅需要统筹谋划,确保北方防线万无一失;还要把心思放在如何完善改革方案和做好相关人员调度准备上,确保各项任务全面有序推进。”

图穷匕首见,于谦的脑袋瞬间嗡嗡作响。

他知道汪舜华有野心,但是没想到野心这么大,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但是汪舜华态度很是坚定:“就是要下定决心,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创造一个繁荣的太平盛世,给后代子孙一个更加安定的局面。”

于谦提醒她:“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轻举妄动。”

他语气很严肃:“一旦泄露天机,后果不堪设想。”

他提醒汪舜华:“请太后思之再三,臣恐朝中大臣不会同意太后的提议。”

汪舜华看着他:“我自有办法。”

于谦不知道汪舜华有什么想法,心事重重的回府了。

他真的很担心,汪太后心急,那么将是大明不可承受之重;但是这样的大事,他不可能和别人商议,否则走漏风声,恐怕同样会引发滔天巨浪。于是只得在肚子里慢慢盘算——能不能阻挡太后,有没有可行性。

和历史上一样,正月初十,文华殿大学士高谷去世,年七十,赠太傅,谥文懿。历史上他是抑郁而逝,如今更多的是操劳过度。

当天,瓦剌军马二万余侵犯榆林,彰武伯杨信率官军击退;瓦剌还不死心,再次劫掠;杨信轻骑五路追至金鸡峪,遇贼擒十二人,斩首二十三级,获马百匹,军器三百余事,复所虏人口及牛羊骡驴万余。

汪舜华闻报,下旨表彰。

元宵节到了,大家高高兴兴的过节,只有于谦心事重重的。

汪舜华依然和太皇太后带着孩子们去画像。今年出了孝,大家都穿上正装,汪舜华觉得头上实在很重。想起刚才梳妆的时候,从头上扯下一根白发,再看看镜中的自己,两鬓微霜。

不年轻了。

还没收假,丰润伯曹义、户部左侍郎孟鉴去世,后事还在办理;文安伯张輗患疾,派太医前往诊治。

接着,山东布政司奏济南、东昌等府,去年田禾被雨水侵烂,民皆缺食。

汪舜华听商辂等人汇报了相关情况,下令减免。

月底,吏部奉命考察天下朝觐并在任布政司右布政使等官,自然清理出一大堆年老有疾、软弱涣散乃至贪赃枉法的,加起来差不多千人。

用人之际,偏偏出了这种事情;但是今年又是会试年,不能手软;何况冗官清理势在必行。

王直、胡濙那样德高望重的可以请进集贤院,下面的低级官员就早点回家养老。

于是命老疾者致仕,罢软者冠带闲住,犯赃者由锦衣卫查证,严重的就不只是罢为民,还要严处。

接着接到有关交阯城王羙垸的举报。他的王妃曹氏听仪宾张瑛挑拨,侮慢王母瞿氏,内使叚兴欲赴平阳府举报,他又听张瑛计将兴锁禁。

不孝罪是极其严重的罪行,必须派人查证。

随后命商辂、章纶为会试考官;又派李贤前往祭奠孔子,派张懋祭祀太社、太稷,遣顺天府官祭先农之神。

赶在殿试前集中进行了一大批官员调整,然后安排殿试的事情。历史上这一科其实只选了一百五十人;但是现在刚罢免了一大批官员,朝廷很缺人,于是选了三百五十人。

命内阁学士于谦、萧镃、商辂、彭时,六部尚书王翱、张凤、薛瑄、孙原贞、俞士悦、江渊,左都御史萧维祯、詹事府詹事邹干、翰林院学士倪谦等读卷执事官;李贤因女婿程敏政参加殿试,自请避嫌,同意。

三月初一,殿试开考。汪舜华带着一身常服的皇帝来到奉天殿。行完礼,皇帝起驾回宫,文武百官也退出殿外。

汪舜华没有走,她静静的坐在珠帘后面,看着下面开始发卷、开始入座、开始答卷。

这是她执政以来第一次殿试,自然格外重要。此前,内阁学士拟了几个题目,汪太后都不满意,最后总算定了下来,不是探讨礼乐刑政的关系,而是开门见山的说现在国家存在的种种问题,问怎么解决。

当然,内阁学士按照她的说法做了润色,但还是简单直接。

只是于谦皱了皱眉头,他想到了那天汪舜华的话,看来真的是势不可挡了。

只是,能成吗?

读卷官连夜去批改试卷了,汪舜华则走到奉天殿的丹陛前。

殿试落定之后,暴风骤雨就真的该来了。

今年考生很多,汪舜华下旨,多给了读卷官一天的时间。

三月初三,汪舜华在文华殿亲自查看殿试答卷。

“三民问题”已经提了两年多,朝野口耳相传;去年底又大张旗鼓的宣传了一次,自然这回的答卷很多以此破题。

于谦等推荐了王一夔等人的答卷。答卷不是不好,总觉得过于空泛,不是她想要的。

直到户部尚书张凤念了一份答卷,她觉得很有点意思:“臣闻帝王之治,欲攘外者,必先安内。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自古极治之时,不能无夷狄盗贼之患,唯百姓安乐,家给人足,则虽有外患而邦本深固,自可无虞;唯是百姓愁苦思乱,民不聊生,然后夷狄盗贼乘之而起。盖安民可以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其势然也。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乱、国家兴废存亡之本也。”

这篇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国家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的路径,当然他的着力点放在了粮食上面——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那么必然是野有饿殍,流民作乱,天下不安;朝廷穷于应付,放松了国防建设,给了外敌可趁之机,最终遭致败亡。因此必须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但是如今的状况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什么原因?一是天灾,连年的水旱相仍;二是课税依然沉重,虽然太祖皇帝定的赋税标准很低,但是还有很多苛捐杂税,外加地主的佃租;三是土地兼并,宗室勋贵寺庙内宦凭借特权,大肆兼并土地;一些小民贪图利益,甘心投献土地。官府为了完成税额,不断向普通小民摊派田赋,更加剧了投献土地的风气。以致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不仅极大地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导致大量农民纷纷逃亡成为流民,国家为了忙于镇压,导致边防空虚,胡虏为患;为了平息局势,镇压流民作乱,朝廷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国库空虚,于是加重农民赋税;由此,成为恶性循环。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推行仁政,一是稳固农业。要清理苛捐杂税,限制地主佃租,着力减轻农民负担;要招抚镇压并用,引导流民回乡从事生产;要严厉打击土地兼并之风;要大力兴修水利,让农民安居乐业;二是发展经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国家还是需要赋税来源,从哪里来?——从工商业那里来。要严格盐税、茶税的征管,还要加大对工商税的管理。重农抑商不是一句玩笑话,历朝历代加税都是拿商人下手,不过他提到了要适当放开对工商业的限制,允许他们扩大生产。这样,他们不仅能贡献更多的赋税,还能吸纳一部分流民就业、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最让汪舜华惊讶的是居然提到了要开放海禁——他举的是南宋小朝廷的例子。南宋偏安一隅,但就是靠着关税,可以长期和蒙古抗衡;此外,他还提到了要废除宝钞,因为这东西现在在民间基本上已经不流行了,跟废纸没什么区别,但是富商巨贾可以拿着宝钞来纳税,朝廷不能不收,但这东西又没有购买力,因此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又不能不印刷更多的宝钞,结果造成恶性循环。三是发展教育。要严格官学准入门槛,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教化人民有道德观念,有仁爱之心,有孝悌之心,有爱国之心,愿意为国家贡献力量,尤其是国家面临困难的时候,更加需要团结。四是修练武备。对国内的造反派,要抚剿并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对北方,要抛弃幻想,随时准备战斗。五是整饬纲纪。纪纲不肃,法度不行,则上下务为姑息,百事悉从委徇。情可顺而不可徇,法宜严而不宜猛。张法纪以肃群工,揽权纲而贞百度。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事有所枉,虽疏贱必申。

用词很文雅,汪舜华听了第一句觉得很提神醒脑,听到中间的时候,就坐直了——说的太好了,说出了她的心里话。尤其是听到开放海禁和废除宝钞那里,更是激动的从座椅上站起来——毕竟这些话以前基本上没什么人说。

张凤还没念完,汪舜华从珠帘里头走出来,大家都有点发愣——太后这是生气了?毕竟这文章写的有点不合时宜,只是限制土地兼并和废除宝钞很得他们的心意,因此商量后放在了中间,准备碰碰运气。

张凤也有点抖,只好低着头,强自镇定的念了下去。

等他念完呈上稿子,汪舜华接过从头到尾细看了一遍,说了三个好字,这才收了卷子,赞叹:“真是宰相文章。”

???!!!

群臣相互看了一眼。

张凤奏道:“太后,臣等也觉得这篇文章观点颇新,只是有些提法不合祖制;文辞也有些稚嫩,所以推荐为二甲。”

汪舜华看了他一眼,笑道:“这样的文章放在二甲,委屈了。殿试是选官,尤其是选择未来的肱骨栋梁,胸怀气度和眼光格局才是最要紧的;至于文辞,到可以往后放一放。”

又看了一眼,赞道:“真是一笔好字。”

她走到案前,取笔批了第一甲第一名。

萧镃提醒了一句:“太后,鼎甲的文章按例是要刊印全国的。这文章,文辞如何到底不论,只是其中提倡‘开放海禁’一条,违背了太祖皇帝‘片板不得下海’的祖制,臣以为最好放到二甲或者三甲去。”

汪舜华哦了一声:“我记得太宗宣宗年间,不是有郑和七下西洋吗?既然都是祖宗传下来的,也不算破例。”

萧镃等人立刻紧张起来。

于谦想到汪舜华说的那话,站着没有动。

彭时立刻出班奏道:“太后,下西洋劳民伤财,请太后千万不要再提此事。”

商辂等人也站出来这样说。

汪舜华笑道:“怎么突然提到了下西洋劳民伤财?我又没有说要再下西洋。这文里说的是汉隋唐宋历代王朝都在发展海外贸易,尤其南宋把它作为重要的赋税来源,也没有提下西洋。你们多虑了。”

她看着于谦,又看着萧镃等人:“我看这文章写的很好,见旁人所未见,言旁人所不敢言,挺有意思;他的提法,你们也可以参考。”

选定了状元,其他榜眼探花就好说了。

汪舜华回宫,将其余各卷交由内阁决定名次,并赐读卷官宴,宴毕赐钞。酒足饭饱的读卷官们退到东阁拆看第二甲、三甲的试卷。逐一抄写名次,封送到内阁填写皇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本站推荐

新时代导师第九特区漫威里的德鲁伊最强狂婿不世奇才女神的超级赘婿太丘之上神魂至尊神级龙卫透视之眼

相邻小说

侏罗纪求生:我能百倍增幅全球降临:天空岛求生全球降临:浮空岛无限战争穿越女主角英灵小太后,乖乖让朕爱!小萱太后我的火种战舰必须活下去的理由民间憋宝人